目前分類:RABBIT ONLY (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From:時報資訊 更新日期:2008/04/10 【李國煌台北報導】 )

  父母出錢,用孩子的名義定期定額買基金,累積一大筆錢以後,記得,不宜隨意取回,不然,一被稅官查到,孩子可能有被課贈與稅的風險,被稅官剝一層皮。

  遠東銀稅務顧問戴素雲說,父母每一年贈與孩子的錢只要在一百一十一萬以內,都不會被課贈與稅,如果是超額贈與,一年內給了五百萬、七百萬,只要在國稅局查到之前,把錢拿回來,稅官也不會課稅。
  這是在短期間內,父母給孩子一大筆錢,超過免稅額,在還沒有被查獲之前拿回,可以主張贈與返還。

  但是,父母長年為孩子買基金,日積月累,積蓄一大筆錢以後,有一天,父母如果要將錢拿回來,買房子、買車子、自己運用,國稅局會不會當做是孩子贈與父母的案子,那就不一定了。
  台北富邦銀資深經理陳秋蘭說,針對這種情況,法令並沒有明確規定,父母將贈與孩子的錢拿回,孩子是否會被課贈與稅。
  戴素雲說,實務上的情況,孩子是否會被課贈與稅,國稅局自由心證,依個案處理。
  針對這種情況,國稅局人員說,父母是孩子的法定代理人,給了孩子現金以後,又要從孩子的戶頭拿錢出來,可能有法律爭議。
  因為,原本可能是爸爸給孩子的錢,現在,媽媽要拿走,是否有婚姻、感情問題,法律上有爭議。
  國稅局人員說,既然已經贈與金錢給孩子,就算是孩子的資產了,當爸媽的,不能說要拿回來就、拿回來,這樣可能會損及孩子的權益。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 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5-06 記者:littlefish 、Gloria )

  哺餵母乳是件多美好的事情啊!當溫暖又惹人憐愛的寶寶,喝完奶後露出一個滿足的笑容時,很多媽咪都會許下這樣的心願:希望這一刻能持續下去!也因此,讓寶寶自然離乳是再美好不過的期待與目標。
  然而生命中的意外插曲可能隨時打亂你的計畫,新生命的到訪使得你不得不做些調整,此時,對於懷孕中的母奶媽媽來說,餵奶或不餵奶,該如何決定與因應?

孕期可以繼續哺乳嗎?
  在你舉棋不定的過程中,一定會得到許多紛雜的資訊。很多人會告訴你(很可能包括你的婦產科醫師),該斷奶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其他母奶媽媽依然在孕期哺乳且安然的度過懷孕期。事實上,孕期哺乳的確是可行的,只是狀況因人而異,若你想在孕期哺乳,最重要的就是傾聽身體所發出來的聲音—量力而為,一旦有不適狀況,如持續出血、或出現強烈的子宮收縮,此時,就該考慮減少餵奶,若是身體依然有狀況,必要時甚至需要引導孩子離乳,以確保胎兒的健康平安。
  此外,若是媽咪曾有不良孕史 (如:習慣性流產、早產等)、懷孕第4個月後體重沒有增加,以及醫囑暫停性行為時,也都不適合在懷孕期間持續哺乳。

引導大孩子降低哺乳需求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8-04-03 04:33 張翠芬台北報導)
  病毒經由飛沫、口糞等傳染,如果沒有徹底洗手、做好個人衛生,常常全家人都一起又吐又拉。
  最近天氣變化大,腸胃型感冒病號驟增,除了腸病毒肆虐,輪狀病毒、腺病毒和諾羅病毒通通來攪局,小兒科門診人滿為患,不少小孩因連日上吐下瀉住院治療,由於這些病毒容易相互傳染,若未做好個人衛生,往往一人得病,隔幾天全家淪陷都成了病號。
  溼冷的天氣導致各種病毒較平日活躍,不少大人小孩都出現急性腸胃炎的症狀而緊急就醫,馬偕醫院小兒部主任李宏昌表示,最近小兒科門診量一直居高不下,病房也幾乎都是滿床,多數病號都是感染輪狀病毒、腺病毒、諾羅病毒,共同的症狀都是上吐下瀉,也可稱為腸胃型感冒。

■初期像感冒 病程大不同
  李宏昌說,感染這些病毒初期症狀都和感冒極為類似,但病程發展不太一樣,輪狀病毒在前1、2天是以「吐」為主,第3、4天開始「拉」;感染諾羅病毒嘔吐症狀比腹瀉嚴重,同時還會合併有腹痛情形;腺病毒初期比較像感冒,有倦怠、微微發燒,流鼻水、喉嚨痛,2、3天後開始又吐又拉。

■輪狀病毒 4月為流行高峰
  李宏昌提醒,感染腺病毒須注意也可能引起腸套疊,有些幼兒甚至會出現類似腦炎的症狀,語無倫次、精神恍忽;輪狀病毒在每年2至4月進入流行高峰,有些小朋友感染後狂拉,1天甚至拉到2、30次,過去尚未研發出輪狀病毒疫苗時,全球1年曾有44萬人因此死亡。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康健雜誌 更新日期:2008-04-01 記者:黃惠如)

  又再和你家青少年大吼大叫了嗎?也許你只是選錯時間說話。

  「今天的功課做完沒?你應該開始寫了吧?」
  「你這種成績將來怎麼能找到工作哦!」
  「你怎麼懶成這樣?」
  「你怎麼可以這樣和我講話?」

  這些話是不是不可思議的熟悉?
  當時,你是不是也希望孩子回答些什麼,但不幸的、一如以往,孩子冷著一張臉,彷彿沒有聽到任何一個字。

  《孩子與青少年的不講話療法》的作者臨床心理學家瑪莎.史翠斯(Martha B. Straus)表示:「最好是你什麼都不用說,但如果你想要他回答,你應該鼓勵青少年說。」

台灣的父母更是講太多。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 Money+ 更新日期:2008-03-31 記者:編輯部)

被喻為美國「首席理財大師」的大衛‧巴哈(David Bach),曾在一場講座中對著台下一屋子聽眾問︰「你們有多少人聽過自己的父母或是祖父母說過,他們最成功的投資就是自己的房子?」台下幾乎所有人都舉起手。如果將這個場景搬到台灣,相信舉手的比例也會是壓倒性的多數。
大衛‧巴哈更是力勸所有想要致富的人,一定要趁早買房子,「除非擁有自己的房子,否則你不可能致富。對起步晚的人來說,你還需要擁有別人的房子!」在他的經驗裡,房地產不僅是最好的投資,更因為租屋是財務上的「自我毀滅」,所以他主張,不管現在房價漲多少,購屋腳步永遠不嫌晚。

如果你還在疑惑,為什麼非要買房子跟學習「理屋術」才會致富?現在就讓我們告訴你五大理由。

理由1:房價呈長期階梯式上升趨勢
  台灣從民國60年代至今,房市共出現過四波明顯的景氣循環,如果用前三次的經驗來看,都是呈現「大漲數倍、回檔僅數成」走勢。譬如以台北市中古公寓年度均價為例,前三波漲幅,最少的有六倍,最多超過一倍;但是回檔幅度,最多在一成以內。因此從台灣房市經驗來看,就是「大漲小回」,呈現長期階梯式上升趨勢,而這種長線上漲的商品,應該被列為最重要的家庭資產。

理由2︰工作一輩子賺的錢,可能還不及房地產的獲利
  根據信義房屋統計,台灣近十年北中南平均住宅增值幅度,全國房價平均增值四成,其中台北市大安區增值幅度最可觀,高達548萬元,若以2006年台北市家庭平均儲蓄31萬7千多元換算,等於你要花上17年時間,才能夠存下這五百多萬元,而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大禮物」,無殼族沒份,有屋族才有機會享受得到。
  這也是美國知名房地產演講家丹恩.葛拉西奧希(Dean Graziosi)所說的主要觀念:「當房地產價值上漲時,你等於是用別人的錢在創造投資報酬率。」有屋階級碰上房價上漲,資產增值的速度會讓你嚇一跳!

理由3:長期租屋,小心窮一輩子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 Money+ 更新日期:2008-03-31 記者:編輯部 資料來源:台灣人壽)

  陳太太2年前罹患乳癌,進行切除手術,加上後續的化療等治療,第一次住院就住了121天;出院後沒多久,因癌細胞轉移到子宮、卵巢,陳太太又再次住院治療,這次住了200多天,目前病情已經獲得控制。
  在住院期間,陳太太選擇住雙人病房(健保房通常為3人房,免補差額),每天必須補差額1,500元,另外還自費施打免疫性高蛋白、止吐劑、營養針,並選擇比較不會引起嘔吐的自費用藥,第1次住院總共花了80多萬元。
  還好陳太太有購買防癌險,住院一天保險理賠6,000元,第一次住院總共申請到70多萬的保險金,彌補了龐大的醫療費用。「當初只是趁著保費便宜買家庭防癌險,沒想到真的幫助很大。」陳先生表示,歷經太太重病,體會到癌症醫療花費難以想像,就連在銀行上班年薪百萬的他也覺得負擔相當沉重。

標靶治療、健康食品 花費昂貴
  另一名乳癌患者蔡小姐則是選擇採用「標靶治療」,雖然不用住院,但因標靶治療屬於新的藥品,還沒開放健保給付,6次療程總共要自費36萬元。標靶治療藥物費用不但健保不給付,連癌症險也不理賠,加上蔡小姐沒有住院,最後只申請到7萬元的保險理賠金,自己要負擔將近30萬元的醫療費。
  「標靶治療是個錢坑,是個無底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執行長邱仲峰不諱言的表示,不管是任何新的技術或是標靶治療,能把癌症治療好的比例仍然是很低的,這些新的藥物技術只能延長病患幾個月的生命,但是卻要花費100萬~200萬元,而且這些治療還有併發症等副作用。
  儘管不見得有效,但因為資訊的發達,愈來愈多病患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花錢買一線生機,甚至有人是散盡家財換命,卻不見得花了大錢就能把病治好,反倒讓家人背負龐大的醫療債務。
  除了標靶治療、免疫性高蛋白、止吐劑等昂貴的自費藥材,癌症病患或其家屬還會花大把鈔票買健康食品或是偏方。邱仲峰表示,平均每個癌症病患約花100萬元吃健康食品,再加上癌症患者終止工作,家人也辭去工作專心照顧,才會讓家庭經濟陷入困頓。

提高防癌險住院日額 輔以實支實付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時報周刊 更新日期:2008-03-31 記者:張志勤、潘裕宗)
 
  4月11日「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上路,被50萬卡奴視為救星,屆時將引發一股破產潮。新法採取雙軌制,分為「清算」與「更生」;簡單來說,「清算」便是簡易破產,而「更生」則是協議部分還款。然而,新法人人適用嗎?是否真能幫卡奴重新站起來?

  欠了兩百萬卡債的上班族小芸(化名),正期盼著消費者清償條例的上路施行。已經躲債躲到沒有正常生活的她,期望利用「清算」的相關規定,讓自己甩掉債務,重新過生活。
  做過牙醫助理、總機小姐等正常工作,一度被追債追到迫不得已下海、到制服酒店上班的小芸,請教過律師之後,自己規畫著美麗的憧憬。
  「我只是沒工作的時候,利用刷卡來生活;我沒買名牌包包,也沒有去夜店玩,法官應該會判定我可以進行清算吧!」

討債:無孔不入
  今年不到三十歲的小芸,高中畢業後開始進入社會工作,「跟同事出去,看到他們都有信用卡,滿方便的,加上有業務員來公司推銷,我就辦了一張。前面五、六年,我都正常使用,從來也沒有欠過卡費,只是後來失業,才付不出錢來。」
  原先只是想動用現金卡來還錢,小芸沒想到就此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後來雖然找到薪水不高的工作,不過每個月的最低繳款金額,小芸還可撐過;只是利息一循還下去,就不是只有固定薪水的她可以負擔的。更慘的是,後來小芸又失業了,她開始以卡養卡、借個人信貸,沒工作一、兩年,日子過得也寫意自得;不知不覺累積到爆炸,轉眼欠下兩百多萬元債務。
  沒辦法還錢,小芸只好躲債,銀行催收不到,把債權轉讓給催收公司,小芸家裡門板,還曾經被凶神惡煞的討債人員,踹破了一個大洞。「我都到酒店下海了想還錢,但是討債的找上門來,打電話到酒店要債,害我酒店也沒得做。其他可以領現金的工作,根本找不到。」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bobo小天才 更新日期:2008-03-30)

台灣近視比例高居世界第一,而有「近視王國」的稱號。如何讓bobo遠離近視的威脅呢?其實,爸媽若能對視力保健有認識,並為bobo把關,將可為他的眼力奠定好基礎,減低日後罹患近視的機會。

  根據衛生署最新調查,台灣近視率高達 42%,高居世界第一;近視人口中19%是高度近視(600度),比例也是世界第一。而近視已為我們帶來身體及生活上的不便。

近視不可逆‧預防最重要
  近視除了造成生活不便外,若罹患高度近視,容易導致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嚴重者可能有失明之虞。更令人憂心的是,得到近視的年齡逐年下降,危及孩子的健康。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主治醫師王司宏強調,近視是不可逆現象,一旦發生,雷射手術只能矯正減輕近視的度數,並不能改變已經變壞的視網膜。而且,愈小罹患近視,近視增加的速度愈快,日後得到高度近視的比例也較高。因此,從小建立正確的用眼習慣,是避免孩子近視的第一步。

視力的發育
  新生兒因視網膜發育尚未完成,所以視力極差,僅能感覺明暗。王司宏醫師表示,0~3歲是視力發展最快速的時期,之後以緩慢速度進行,直至6、7歲,幼兒視力會發展完全。

視力保健‧分齡照顧有方法
  王司宏醫師表示,近視會遺傳,父母有近視,孩子也較容易得到近視,但他補充,此處所指的遺傳,除了受父母基因影響外,更容易受生活方式的影響,也就是說,基因的遺傳會使孩子有「易近視體質」,但多數近視的成因,仍以後天環境及用眼習慣不當所致。從孩子出生起,爸媽就可從生活的小地方,觀察bobo的視力是否正常,並給予妥善照顧,從下為孩子的視力扎下好根基!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bobo小天才 更新日期:2008-03-30)

從命理學來看,可透過血型、星座、生辰八字,解釋一個人的人格,不過,這當然是僅供參考之用。孩子的天生氣質易讓他朝某個方向發展,只是,你可能沒想過,自己的教養方式也會影響他的人格,如果你發現bobo總是黏人,可能得回頭省視自己的教養方式呢!

  每個人生下來都宛如一張白紙,雖然幼兒的天生氣質會使他有特定導向的行為表現,不過,外在環境以及常接觸到的人事物也會影響其人格養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要照顧者──爸爸、媽媽,因為你給的教養方式和環境會影響bobo的人格養成喔!

從大人的回應中建構自我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校幼保科專任講師楊琳表示,每個孩子都會有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也就是常聽到的「氣質」,氣質會讓bobo的個性朝特定方向發展,不過,性格也不是全受限於天生的基因或氣質,仍然有些外在因素會產生影響。
  其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就會影響孩子如何表現個人本質,如同一般成人,幼兒會從他人的反應來修正自己的行為,以達到平衡的互動模式,且父母在和子女互動時,會不自覺地從動作與情緒傳達出訊息,bobo即從大人的回應來建構自我的意義,也就是說,如果家長老是對孩子感到不滿,很少給予正向的關懷和讚美,他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漸漸地就較少表現自己,長大後,顯現出來的態度就是較畏縮的,因此,大人給與孩子的每個回應常會影響其人格發展。

0歲就要開始教養
  腦神經學研究發現,0~3歲是大腦最敏感的期間,此時接受到的刺激會促進腦神經元的銜接,在此時期,來自外界的影響會特別大,明新科技大學幼保系教授張玲芬指出,因此,教養要從0歲就開始,而不是認為在嬰兒時期只要照顧好生理需求即可,實際上,進入3歲後,bobo已經是1個獨立的個體,有行動的能力、也有控制周遭事物的能力,還可與人進行溝通,因此,3歲前給予的教養顯得特別重要,特別是家長給的照護和每個回應都會影響孩子。

3大要素影響父母教養風格
  既然父母的教養風格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那麼,又是什麼影響了父母的教養風格?楊琳表示,一個人從小到大所接觸到的都可能影響日後的所做所為,而在教育孩子當時,所處的情境及身心情況也會產生影響: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bobo小天才 更新日期:2008-03-30 記者/撰文:鍾碧芳 諮詢: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廖俊厚)

父母總是擔心小男生的包皮過長,不容易清洗乾淨而藏汙納垢,引起發炎,所以想在孩子還小時,就讓醫師進行割包皮手術。不過,嬰幼兒的龜頭細嫩,包皮本身對龜頭反倒有保護的效果,除非因為反覆發炎而導致泌尿道感染,或者包皮開口小到影響到排尿,才建議找醫師做進一步的診療。

Why.一出生就要割包皮嗎?

Q:聽老人家說,bobo最好在一出生就割包皮,比較不會痛,請問是真的嗎?我需要讓孩子動刀嗎?
A:對於新生兒來說,包皮覆蓋在龜頭上翻不下來屬於正常現象,而這也是自體保護的1種機制。過去曾經鼓吹新生兒割包皮的理由,主要是以預防泌尿道感染以及陰莖癌的發生,不過,這兩項理由至今已不是醫學上難解的問題,尤其陰莖癌在中高度開發國家已很少見,通常只會在衛生狀況落後的國家中才易發生,因此應不是讓小嬰兒非得挨一刀不可的理由。
  至於剛出生就割包皮對小嬰兒而言,他並非不會痛,只是不會表達自己的痛苦,加上手術時若是沒有適當的麻醉以及好的術後照顧,對小嬰兒來說也並非好事。況且,手術本身還是有其潛在的危險性,有可能引發像是出血、傷口感染、包皮沾黏或割的過短、甚至尿道口狹窄等併發症。此外,對於極少數有尿道下裂的小男生而言,包皮是日後尿道重建很重要的材料,若是沒有確認小嬰兒是否有尿道下裂問題,更不應該把過早把包皮割掉。因此,如果真的考慮要接受手術,他建議最好要請醫師詳細評估,了解割包皮的好處和壞處後再做決定。

Which.何種情形才需進行手術?

Q:bobo快2歲了,每次尿尿時,感覺他都很用力,且尿道口的前端處還會像吹泡泡似地鼓起,即使尿完後,也還有剩餘的尿液會留在褲子上,造成褲子總是濕濕的,請問這就是包皮過長的關係嗎?一定需要動手術嗎?
A:小嬰兒的龜頭細嫩,容易受傷,包皮正可以當做不被尿液與糞便刺激的保護,廖俊厚醫師說,通常醫師都不建議在孩子還幼小的時候就進行割除包皮手術,不過,有些特殊狀況就需要請專業的兒童外科或泌尿外科醫師進行診斷,例如:反覆的包皮龜頭炎、因包皮的問題引發泌尿道感染、因發炎造成包皮的開口結疤,或者包皮的開口太過狹窄,小到每次排尿時,包皮前端就會鼓成類似小水球般時,且尿尿又像細線般噴出來,如有這些情況,就必須積極進行處理。

  不過,廖俊厚醫師指出,包皮過長引發的問題,不見得一定需採用手術方式,目前也可採用擦藥膏的治療方式,只要配合醫囑,搭配用藥,並每天配合洗澡後輕輕往後推,約1個月左右就可以看到成效。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bobo小天才 更新日期:2008-03-30 記者/撰文:鍾碧芳 諮詢: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專任教師 陳姣伶 )

擁有幽默感的孩子總是能在人群中受到矚目,除了因為他們有著逗人開心的魅力外,還有著一顆開朗的心。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表現的幽默型態不同,但卻同樣有著吸引人的魅力,想教出這樣的孩子?一定要看本文!

  幽默雖是個抽象的詞句,但具有幽默感的人似乎就能與開朗畫上等號,究竟什麼才是幽默感,又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呢?經國管理學院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教師陳姣伶對「幽默」提出解釋:「把兩個不一致、不和諧、不尋常的現象或物品串在一起,製造驚奇,就是幽默。」他舉例,當年幼的孩子聽到玩具狗居然出現「喵~喵~」的叫聲,若能會心一笑,就是幽默的基礎展現。

幽默的好處
  幽默是種溝通模式,讓孩子建立好的溝通模式就是學習,很多文獻上都顯示,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學習能力較佳,且能化解尷尬、輕鬆化解壓力,變通性與抗壓性也較一般的孩子來得強,同時,還能培養創造力。
  陳姣伶表示,幽默感的層次有兩種,一種是層次較低的「能理解別人的幽默」,另一種則是屬於較高層次「能製造幽默」。從歷來許多具有成就的知名領袖級人物身上,就可以發現幾乎都同高度的幽默處世方式。
  到底幽默有多重要?陳姣伶特別舉例,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入學申請推薦函上,就有1項必填的欄目,詢問「此人是否具有幽默感?」,幽默在哈佛受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
  幽默除了有助於人際互動外,對調整自己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幫助,陳姣伶歸納幾個擁有幽默的絕佳理由:
幫助身心健康
  當體會幽默時所產生的「笑感」,可以增加人體血液中的氧氣交換率,是1種能讓體內各種臟器得到「按摩效果」的方式,又能降低血液中引起壓力的荷爾蒙濃度,讓人得到情緒上的舒緩。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8-03-05 記者/採訪/撰文:陳其暉 諮詢:馬益群醫師)

  為「便便所苦」的大人們,別讓解不出便、拉不停狀況同樣發生在您的寶寶身上,從出生起就開始觀察孩子的便便吧!這樣做不僅能揪出嚴重的嬰兒肝膽疾病、了解便秘與腹瀉的處理原則,2歲前更是奠定飲食與排便習慣養成的好時機,孩子的便便順暢,自然就能長得又高又壯。

寶寶便便大不同
  人體的消化道在胚胎時期開始發育後,隨著消化道機能的成熟、營養吸收度、食物攝取種類、年齡、疾病,寶寶的排便穩定度會有微妙的改變,從孩子出生到能食用副食品之後,寶寶的便便型態也大不同!

出生~第一次進食
  一般而言,寶寶在出生二十四小時之內就會開始解胎便,台中慈濟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科馬益群醫師指出,胎便是寶寶在媽媽子宮內,吞入羊水中物質,經腸胃道後排出,混合著胎脂、胎毛和膽汁色素等,顏色接近純黑色或墨綠色的黏便。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陳世彥醫師進一步表示,新生兒排出胎便並開始餵奶後,不管餵配方奶或母奶,一直到消化道能完全分解吸收脂肪、乳糖和蛋白質等營養之前,寶寶大便會呈黃略帶綠色,這都屬於正常的排便色澤。

滿月~2、3個月大
  這個時期寶寶便便的形狀多呈半固體、固體,一天可能多到5、6次,陳世彥醫師提醒家長,這樣的便便次數並不一定代表寶寶在拉肚子,而是因為他的腸道反射功能還未完全發育成熟,無法一次排空的結果。
  而純餵母奶的寶寶在此時大便會呈黃色且特別稀糊,但一直到寶寶3、4個月大,開始嘗試餵副食品之後,便便才會轉換為棕色或棕黃色,和一般餵配方奶寶寶的便便沒有差別,而這時有些配方奶粉特別添加的高蛋白或高鐵成分,也可能會讓便便呈綠色甚至是灰綠色。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8-03-05 記者/採訪/撰文:陳其暉 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主任謝如蘭/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醫師廖淑芬)

勇敢踏出第一步
  當寶寶循著古諺「七坐、八爬、九發牙」慢慢發展到會扶著東西站立的階段時,爸爸媽媽既希望寶寶學會自己走,又擔心他給摔疼了,牽著孩子的手究竟何時該放開?又該如何放開?走起來內八或外八的腿型需不需要治療?讓本文為您解惑。

寶寶學步期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會自己走路?」、「我的孩子一歲了還不太會走,是不是發展比較晚?我該怎麼辦?」在孩子會坐會爬後,憂心的家長常會提出這些疑問,究竟何時是寶寶的學步期?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廖淑芬醫師表示,多數寶寶大約在1歲左右漸漸學會移步,有些寶寶可能還需要扶著東西才不至於容易跌倒,但一般而言,孩子在1歲2、3個月就能放手自己邁出小步走,只是步伐仍會搖來晃去,並不穩固,就像企鵝走路一樣,能真正的走穩必須等1歲半後,當家中小寶貝能移動自如時,要寶寶小跑步都不成問題囉。

如何發現寶寶走路發展遲緩?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復健科謝如蘭主任指出,寶寶過了1歲還不會扶東西站立,在排除環境支持度不夠與心理上害怕不敢放手的因素之後,通常在之前生理上的發展,像是翻身、立坐、爬行時,就會被發現他無法漸進式的學習這些大肢體動作。
  「很少單純走不好的孩子」謝如蘭醫師表示,寶寶如果動作不協調通常無法順利由坐立進階到扶站(7~10個月)階段,而這個階段有以下幾個指標可以協助家長判斷孩子的生長發展是否慢了:
3、4個月大:檢視寶寶在被抱著或趴著時,可否自己抬頭。
4、5個月大:讓寶寶趴著,看看他能不能用兩隻手的前臂撐著,將自己的頭抬起來達90度。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媽咪寶貝 更新日期:2008-03-05 記者/採訪/撰文:伍偉婷 諮詢: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 高宜伶 )

母乳有液態白金之稱,為了讓寶寶獲得最好的營養,媽咪們也都排除萬難的哺餵母乳,只是,在哺乳的過程中仍不免遇到許多瓶頸,舉凡乳頭破裂、漲奶、奶水不足等都會影響哺乳,有些媽咪不得已只好投降,改以配方奶;有些媽咪仍奮戰到底,哺餵母乳何其辛苦,讓我們一起戰勝這些哺乳的阻礙,開心哺乳去!

阻礙1.奶量不足
  「怎麼辦?我的奶水少得可憐,好擔心寶寶吃不飽!」
  這是許多媽咪的心聲,不過,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表示,許多媽咪對於奶水分泌的量有錯誤的認知,因此,應該要先釐清奶水的分泌量和寶寶的需求量,再來評估自己是否真的奶量不足喔!

解決方法1.了解母乳特性與寶寶的胃容量:其實奶水少不見得會造成問題,剛生完寶寶的媽咪可能會以為奶水應該是像噴泉一樣源源不絕,但其實初乳量本來就少,質地又較濃稠,這和原本的期待不同,但是初乳卻對寶寶免疫力的提升及腸道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次,要請媽咪釐清的是寶寶的胃容量:新生兒第一天的胃容量大約只有5~7㏄,第2天會增加為22~30㏄,到了第10天會增為45~60㏄,1個月後為80~150㏄,寶寶胃小再加上母乳好消化好吸收的特點,「少量多餐」便成為寶寶的飲食特性,因此,應該不用擔心寶寶吃得不夠多,而是先確認寶寶吸吮姿勢是否正確,並增加餵奶次數。

解決方法2.產後立即哺乳、實行母嬰同室:初乳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是最理想也最珍貴的食物。奶水大量分泌之前您給予寶寶初乳外的食物,對寶寶而言,可能增加過敏的機率,也可能因飽漲而不願意吸奶,甚至造成乳頭混淆。
  對媽媽而言,刺激越少,成熟乳分泌得可能越晚;也可能因為寶寶沒有適時吸出乳汁,導致乳房腫脹。新生兒需要一天哺乳10~12次,隨著寶寶成長及哺乳技巧增進自然會拉開哺乳間隔。

解決方法3.認識寶寶的飲食型態:研究顯示1~6個月全母奶寶寶的一天進食量約在750ML上下,雖有個別差異,但平均介於570~900ML之間,6個月之後添加副食品,寶寶對母奶的需求量便不再那麼多。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媽媽寶寶 更新日期:2008-02-26 記者/文:柳營奇美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詹仁隆 執行:楊雅馨)

當寶寶開始感冒時有發燒、咳嗽、流鼻水的情況,經治療多日後仍然高燒不退、症狀未緩解時這時就需考慮是罹患了「肺炎」;雖然,小兒肺炎臨床上並不少見,不過,只要家長在孩童生病時多注意其症狀的進展,在適當年齡時考慮施打疫苗,應該都能減少孩童因為肺炎產生嚴重併發症的機會。

肺炎篇

認識肺炎雙球菌
  當肺部產生發炎反應時稱作肺炎,肺炎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細菌性肺炎。在台灣,最重要的致病細菌就是肺炎雙球菌,這種感染好發於每年11月到隔年4 月,在孩童的好犯年齡是 5 歲以下的嬰幼兒,而當肺部因為細菌感染產生發炎時,不只是肺臟肺泡本身受影響而已,還可以影響覆蓋於其上的肋膜,肺臟其內的血管及氣管等。

誰是肺炎的高危險群
  有哪些寶寶容易發生肺炎呢?哪些又是常見的高危險群呢?
  肺炎常發生於經濟較弱勢的家庭,或者是家中成員較多的家庭,其他較常見的情況是在學的兒童回到家中再傳染給年幼的寶寶,此外,有些情況可能會讓肺炎變得更嚴重如: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早產兒、氣喘患者、先天性肌肉神經疾病患者(如:臥床的腦性麻痹患者)、免疫不全患者等,若母親有抽菸的情況,其二手菸也會導致幼兒容易有肺炎的機會。

肺炎的傳染途徑
  肺炎是如何發生的?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媽媽寶寶 更新日期:2008-02-26 記者/文:e世代送子鳥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王懷麟 執行:林佩蓉)

某一天,一位4個月前自然生產的婦女被送至急診室,臉色蒼白、腹部劇痛、血壓偏低,超音波掃描發現,骨盆腔積血約為1,000c.c.,尿液呈現陽性懷孕反應。「醫師,這怎麼可能!我產後月經都還沒來怎麼就懷孕了?」開刀結果發現,左側輸卵管外孕,腹腔內已經出血1,500c.c.。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產後月經還沒來,就又再度懷孕?這中間發生了什麼樣的誤會?希望藉由本文讓產後哺乳的媽媽了解,哺乳雖有避孕效果,但並非100%可靠喔!

哺乳與子宮外孕的關係
  哺乳並不會增加子宮外孕的機率。以往遇到哺乳後發現子宮外孕,大多是病患本身具有子宮外孕的高危險因子,又加上剛開始的經期與以往並不相同,往往將不正常陰道出血誤以為是月經,而忽略了子宮外孕的可能性。

哺乳‧降低排卵功能
  人體控制排卵及月經功能的中樞,主要是在大腦的腦下腺垂體;腦下腺垂體會分泌兩種荷爾蒙物質:濾泡激素(FSH)及促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藉由這兩種荷爾蒙的協調作用,讓卵巢中的卵子發育成熟並且在適當時機排卵。
  然而,在哺乳的過程中,媽媽身體為了製造乳汁,會分泌一種荷爾蒙叫做「泌乳激素」;加上寶寶的吸乳動作刺激了大腦,會同時抑制濾泡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釋放素的分泌,因此影響了排卵功能,月經周期因而延後;換言之,在這段時間想懷孕或能懷孕的機會非常低。

泌乳量多寡‧影響經期規律
  乳汁分泌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卵巢何時恢復排卵。一般而言,如果媽媽從生完產即開始餵食母乳,哺乳次數頻繁,而且完全不添加配方奶粉,那麼卵巢幾乎不可能會排卵,月經也不會那麼早來;到了產後4~6個月後,寶寶添加了副食品,母乳量開始減少,卵巢也就開始恢復排卵,經期便隨時可能報到。但是母乳量決定經期的規律性,亦與餵奶的頻率及次數、時間長短有關;因此,如果餵食母乳的次數及哺乳量不固定,月經便可能變成不定時、不規則,且經血量可能會較懷孕前來得少。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bobo小天才 更新日期:2008-02-26)

在多數人以右手為慣用手的社會中,左撇子常常成為受注目的一群,但研究指出,無論用左手或右手,發展並無優劣之分,只要尊重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讓他順勢發展即可!

  當觀察到bobo是左撇子時,爸媽不免閃過「需要讓他改用右手嗎?」的念頭,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技術長江長奇認為,每個人都有慣用的優勢手,強迫孩子改變,雖然會讓他變得跟一般人慣用右手,但在實質上,並無其他好處。

三歲即可觀察出慣用手
  江長奇指出,確認孩子的慣用手需要透過比較精細的動作,所以觀察bobo是否為左撇子,可從他習慣用哪一隻手握筆看出,因為握筆需要的精細動作多,必須透過慣用手才有足夠的力氣負荷。
  他說,在3歲之前,若bobo做什麼事都習慣用左手,就有可能是左撇子,但要一直到7歲左右,才會明顯表現在握筆、拿筷子等動作上。
  江長奇認為,左撇子大多是先天的,統計數字顯示,父母2人都使用左手,子女使用左手的機率較高(26%);若父母1人用左手、1人用右手,子女為左撇子的機率為19%;當父母2人都用右手時,子女只有9%的機率是左撇子。但是也有社會文化因素使然,他說,西方社會的左撇子就比國內高,並非是遺傳所致,而是因為他們的文化對左撇子的包容性較高的緣故。

強迫改右手‧不利發展
  江長奇表示,根據他幾年臨床的觀察,現今社會對左撇子的成見不如以往深(編按:一百多年前,人們認為左撇子是不正常的生理現象,甚至有人視之為疾病),當父母為孩子的左撇子傾向苦惱,考慮是否矯正為右手,在門診詢問時,經由醫療人員的解說,多半會願意讓孩子保留原來的慣用手。
  他說,當孩子三歲前,因為年紀尚小,大腦的單邊優勢尚未建立,左撇子傾向不明顯,改變慣用手的影響還不那麼大,但若到了6、7歲,已經很習慣用左手,才強迫孩子更改,在生理及心理上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bobo小天才 更新日期:2008-02-26 記者/撰文:李藹芬 諮詢: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主任黃高彬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感染科主治醫師陳俊仁)

以往在夏天好發的腸病毒,卻在時序才進入2月時,即傳出14例重症病例(截至2/19),比去年、前年一整年的病例數都來得多。讓人不禁憂心,是否又會像民國87年一樣,出現腸病毒肆虐全台,造成許多父母心中永遠的遺憾。疾病管制局已請兒科醫學會加強辦理全國6區臨床醫師教育訓練,針對腸病毒緊急後送做好因應措施。

  新年伊始,不到2個月卻已傳出14例腸病毒重症,讓衛生機關嚴陣以待,期望不要再出現如民國87年的嚴重狀況,死亡78例,重症400多例。至於重症留下的後遺症,則讓孩子的成長歷程多了幾分困難。

宜多注重個人與環境衛生
  十年前,即民國87年的夏天,腸病毒席捲全台,讓當時不少幼兒園紛紛停課的印象恐怕早已為人淡忘。但相隔十年,在還不是好發季節的冬天,已傳出14例的腸病毒重症。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內科主任黃高彬指出,今年重症案例多分布在南部(高雄縣5例、高雄市3例、屏東縣3例、台中1例、新竹縣2例,除新竹2例外,其餘12例皆在高高屏地區感染),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前兩年的南部較少腸病毒案例,因為少抗體,造成可染宿主增加;二是忽視個人與環境衛生,特別是三歲以下的小孩愛吃手,而吃手前又不知在哪摸到帶病毒的物品,提高了傳染機率。
  他提醒,南部重症案例多,表示病例多,因此,父母務必要注意小孩與環境的個人衛生,以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根據流行病學觀察,每隔三年,會出現一次流行,從民國87年算起,依據重症案例推算約符合這樣的趨勢,黃高彬醫師引用疾管局統計資料,2005的重症142例、2006年11例、2007年12例,2008年才開春即有14例重症,的確值得父母高度重視今年腸病毒疫情!

認識腸病毒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感染科主治醫師陳俊仁指出,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統稱,包括很多種病毒,比較為人所熟知的包括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與腸病毒71型等等,這些病毒都是可經由腸道引起感染,所以在學術上統稱「腸病毒」。

型別不同‧病情不同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媽媽寶寶 更新日期:2008-02-26 記者/文/執行:楊雅馨/林佩蓉)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家長們無不絞盡腦汁,現今更吹起「促進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風潮。然而,到底什麼是感覺統合?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又可以利用哪些方式,促進寶寶的感官發展……?
  我們除了告訴你這些感官發展的歷程外,還設計各式遊戲,讓家長在與寶寶輕鬆互動遊戲的過程中,瞭解寶寶的成長進程。

認識感覺統合系統 正視寶寶的神經發展
  老一輩人說:「大雞晚啼,免操煩。」
  年輕人則說:「怎麼和別人家的寶寶不太一樣,會不會哪裡有問題。」
  專家學者則是大聲疾呼—「千萬別錯過寶寶的成長關鍵期。」
  嬰幼兒期是孩子感覺統合發展的關鍵期;家長如何協助(讓)寶寶在充分的狀況下站上起跑點,這遠比「提早起跑」來的更為重要且更為實際喔!

(文:楊雅馨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小兒復健科主治醫師黃謙瑄)
寶寶的親身經驗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bobo小天才 更新日期:2008-02-26)

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也是兼具言教與身教的第一位老師,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外顯個性及未來的處事態度。雖然,教育孩子的確不是容易事,要達到不動怒的境界,需要父母更多的堅持與耐心。

  對1歲前的嬰幼兒而言,因行為能力有限,處處需要照顧者的照顧與關懷,而建立出與照顧者必須建立一套緊密的依附關係,照顧者如果每天都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態,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惶恐不安的情緒,而對其失去安全感。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沈玉培表示,成人擁有自己的情緒,可以運用智慧加以控制,但對年幼的bobo來說,天性與情緒自然連結,對外在旁人的情緒敏感度高過成人,如果經常感受來自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波動,自然也就跟著躁動不安,容易緊張。她提醒,當主要的訊息來源屬於不安定的狀況,這樣的情緒連結就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進而影響他的發展與未來的處事態度。

情緒‧影響後日後發展及表現
  即便是在胎兒階段,母體對外界的情緒反應就直接影響腹中胎兒的胎動情形,出生後的情緒發展則是透過模倣仿學習而來,即使視力仍舊模糊(初生不久後的嬰孩的視力就能看到了,不至於是模糊),依然可以感受到週遭人物的不同情緒表達,也因此,嬰幼兒期的環境、照顧者的教養方式及親子互動的模式與他自身的特質等,都會影響日後的情緒表現及未來的發展狀況。
  沈玉培指出,孩子年幼時經歷事件的感受,即便雖無法透過意識回憶起來,但仍儲存在人的大腦中的一1個區塊中有一組專司記憶的區塊,這會讓孩子在長大後仍能依稀感應2歲以前的情緒反應,而孩子的成長認知主要就是依靠情緒的連結,一旦連結出當時情境屬於不安且躁動的環境,自然會讓他日後產生保護自己的意圖,如此一來,會導致易養成凡事不願意冒險與挑戰的性格,一切以穩定自己為優先考量。
  她說,雖然這樣的孩子美其名是「固本」,但卻大大侷限了日後的發展。由於孩子的大腦神經需要不斷地接收刺激,以複製並連結腦神經網路讓其功能日漸發揮,這就如同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跑步能力,但卻有人能夠發揮到極限,讓這項能力充分發揮。而大腦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刺激,自然會影響日後的學業表現。這也是許多學理強調大腦情緒發展的關鍵期是在3歲以前的原因所在,而這個階段,父母親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引導與被模仿學習的角色。

Tips情緒出口要適時宣洩情緒
  沈玉培提出情緒的「火山理論」,提醒父母要注意讓適時釋放自己及孩子有宣洩的負面情緒的機會,以免因累積過多,又不及時疏通,屆時若爆發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她說,誰都無法預料自己的情緒臨界點,但如果能在平日就慢慢釋放,就可以能降低一1次爆發的可能性。至於如何紓抒發情緒,她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利用撕紙、寫日記(或網誌)、拿枕頭亂打等方法,來以宣洩情緒,舒緩心情。

5大要訣‧可減少亂發脾氣

豆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